设计师应该成为产品经理

 设计师应该成为产品经理

最近在网上看了几篇关于设计、产品和用户体验的文章,零零散散的把一些段落和想法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写成博客分享给大家。

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家肯定会遇到这种情况,要做一个项目,产品经理说产品已经设计好了,让我们提供一下素材,调一下颜色,看一下像素,把我们叫做美工。我很反对这种称谓,其实设计师应该成为懂美术和用户体验的产品经理。

那么设计师如何成为产品经理呢?

 1. 处处留心

现在很多设计师不懂产品,只知道产品经理给过来什么UE,就尽量做些美化,加一些装饰,让设计稿看起来漂亮。很多人觉得自己只是设计这个流程上的一个执行者,产品的整体思路是什么?给什么人用的,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特点,功能上是否合理,交互是否高效,在这些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就开始做设计,怎么可能做出好的设计呢?

那么设计师如何成为一个产品经理呢?其实也简单,就是多观察多用心。

我自己看的太小,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设计师,产品的好坏跟自己没们总是把太大关系,那些bug都是产品经理和技术的问题。如果以这种心态看待产品,哪可真不能怪别人把你看成美工了。我一直认为,一个接不了私活的设计不是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因为在干私活的过程中,没有销售去帮你谈客户,没有产品经理帮你整理需求和策划功能,没有ue帮你画出草图去跟客户沟通,更没有前端帮你制作。这一切都得你自己来做,这时候就没有你只是一个设计师的概念了。

设计师应该把自己和产品经理一样当成需求方,而不是执行者。用设计的语言展示产品需求,使老板看起来更直观,让技术不用过多的看产品文档就能明白。只有这样,才能让其他环节对你更加尊重,愿意倾听你对产品的建议。

 2.去除个人喜好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困难。因为每个人不管成不成功,随着自己经验的增加、阅历的提升,每个人讲的最多的是什么?是我认为,我以为,我觉得,我们自我太多了,很多时候做产品,是给自己做。

我们做产品无论有多么好的设计感觉,给用户很酷的设计,其实都要把握一个点,所有用户体验,什么叫用户体验,为什么不叫产品经理体验,不叫老板用户体验,因为所有体验从用户角度出发,从用户来看产品,你觉得好的产品用户不一定买,用户选择一个产品理由跟行业专家选择一个产品的理由,有的时候是大相径庭。用户选择一个产品,有时候非常简单,如何学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思考,实际上很难做到。

我们很多讨论产品的时候,在激烈争论不下的时候,争论双方可能没有站在用户角度,都是激烈的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如何能够从用户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这对很多人来说不是能力问题,也是一个心态问题。

 3.关注体验

产品体验无处不在,任何事情都是产品体验。比如星巴克热饮的纸杯会加一个隔热纸壳,711也参照了这点,而街边的小摊给你的豆浆多数是自己封装的 ,你拿到手里的时候总是很烫手。

有时候,很多功能做得像找抽型功能,例如我们畅言的一个登录功能,可以让用户使用多qq号登录,真有那么多用户需要使用多个qq来同步一个评论系统吗?而且还要在第一期实现。我们的工程师就这一功能写了无数行代码,解决了无数的bug,就是为了这个90%以上的用户不会去用的功能。不能按期完成上线,不加班,才怪。

我记得之前在一次会上讨论feed评论翻页的功能,我建议用实时加载的方式,有人提出要实用传统的123456页加上输入框跳转的传统样式。我承认这种传统样式在论坛用户是有需求的,但在讲求时效性和快速的feed流中,没人会用这个繁琐的功能。大家平时都上微博,也都有看评论,回想下你真有用这个功能吗?即使有,也非常少吧。

 4.产品和设计有时候要用一些减法

我们的产品初期,不求十全十美, 不要什么功能都加上,这样只会使产品功能繁杂,无特点。产品的功能和设计要用一些减法,少即是多,才能突出重点。功能上有一点或者几点能够对你进行强大的诱惑和感动,这就够了。

我用咱们自己的产品举一个例子,微博和朋友网有个板块叫可能感兴趣的人,是因为他们有完善的用户信息,朋友网甚至可以直接调用你qq里面的分组来推荐,那是人家天生的优势。而我们呢?在我的搜狐设计之初我就表达过对这一功能的担心,我们的用户多数是不存在深度关系的,推荐的人不可能很匹配。效果自然是驴唇不对马嘴,这种功能,不但不能给产品带来加分,反而会引起用户的抱怨,导致用户对产品失去信心和耐心。

 5.做用户的强需求

举个例子,比如陌陌, 菜单排序第一位就是可以搜到附近的人,而且很细致的用图标标识这个人离你的距离,走路要多久,骑车要多久,开车要多久。这个功能是陌陌中一个强需求,用它能泡到妞,而且很近,现在大家都那么忙,自然越省事约好。

我们都在网上下载过东西,下载站做很多广告,甚至多数都是欺骗性的广告,下载的东西根本不是想要的,但这阻止不了我们最终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些才叫强需求。

 6.做超出预期、可被感知的体验

体验一定要超出预期的才叫体验,很多人在抄袭别人产品的时候,经常说某某公司做了什么功能,老板说照着做一个,但是想没想过,功能不叫体验,如果做的一样是没有机会的,如果用户用完了,感觉及格良好,用户不会形成真正的体验。

什么是超出预期的体验呢?很多人模仿微信摇一摇,有的人说在酒店里用微信摇一摇能摇出几十个,用某些产品摇一摇,十公里之内都摇不出一个,哪一个超出预期,你懂得。。。

同样,苹果里面很多动作,ipad翻屏的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匀速运动,是一个加速变速运动,到边的时候,甚至会有一个反弹,为什么苹果会做得这么细致?我们也经常模仿ipad的体验,但就是感觉山寨味很浓,一点感觉都没有。后来查资料才发现,苹果里有一个加速的函数,有一个运动的模型,苹果这么做就是让他的体验可以被你感知。

超出预期的体验也许是功能的强大,也许是服务的贴心,也许是视觉的完美,也许是仿真的特效,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抓住一些强烈的需求来做,不然就会画蛇添足。

好了,希望这点零散的心得能够让大家知道如何成为一个懂产品的设计师。

 

 

文章来源:
http://mp.weixin.qq.com 顶部图片来源:
http://zurb.com

 

交互设计

如何说服设计师去修改他自认为很满意的设计?

2015-1-22 0:00:00

交互设计

【UXRen译#44】为啥用户体验设计师应该用Idioms(惯例),而不用Metaphors(隐喻)

2015-1-27 0:00: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