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键粒或者按键间隙有什么好处?它们原本就不属于这个地方。
提到虚拟键盘上的按键间隙, 就不得不追溯一下这些间隙的起源:
- 最早的虚拟键盘是没有容错设置的,就和实体键盘一样, 按在 A 上出来的就是 A, 哪怕你想打的是 S. 和实体键盘一样的按键能够引导用户向正确的方向点击, 间接提高了输入的正确率。
- 后来在 iOS 和 Windows Phone 自带的虚拟键盘里开始有了容错 (就是如果你摁到了 S 键左侧, 但联系上下文系统认为你在这里输入 A 的可能性高于 S, 那么其实你摁到的依然是 A 的判定范围而不是 S).
- 随着输入法的智能程度进一步提升,根据上下文和对用户输入习惯机器学习,输入法们已经可以做到当你输入 “svgtpus” 的时候判断你想输入的是 “Android” 而输出 Android. 到了这个程度,用户点击到什么地方基本就不是很重要了。再加上现在的 Google Pinyin 支持滑动输入,进一步弱化了 「精确性」 的重要程度。
到了最后一步之后, 「现代」 的,具有很强纠错能力的键盘,几乎都变成了没有按键的形:
可以滑动输入的 Google Keyboard, 说真的把它变成一块白板大部分用户也能用得很顺溜。
同门的 Google Pinyin, 加入了下划快速输入符号的功能, 所以恐怕不能直接用一块白板。走在路上打字的时候几乎可以完全不看手机,避免了撞到电线杆 / 墙壁 / 大叔 / 妹子的尴尬。
应该是印象里最早采用无键粒设计的键盘 Fleksy, 因为滑动滑动手势的利用它甚至直接隐藏了空格键。
丧心病狂的单列键盘 Minuum, 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能够在任何一块平面上进行快速输入, 容错能力高得可怕。
所以, 在上述这几种 「现代」 的输入法上,有没有键粒与间隙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么,遵循着 「如无必要,毋增实体」 的原则, 为什么还要加入键粒或者按键间隙?
没错, 我想表达的就是, 「键粒与按键间隙本来就不是一个虚拟键盘必备的要素」。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键粒」 和 「按键间隙」 的存在会阻碍人们接受 「滑动手势」 的概念。 键粒是阻隔滑动的屏障, 在现实世界中的键盘上,因为键粒与按键间隙,用户几乎不可能会发生 「滑动」 操作。而上面提到的输入法,都具备不同的滑动操作,因此取消掉 「阻碍滑动」 的键粒与按键间隙,能更好地传达 「可以滑动」 的暗示,与减少滑动操作时 「被阻隔」 的暗示。
而且实在是不喜欢这种设计的话,Google Keyboard 和 Google Pinyin 都有带键粒的旧样式主题嘛。
文章来源:
http://daily.zhihu.com 顶部图片来源:
http://commons.wikim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