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事情发展的方向,都并不是由大多数人决定的,而是由小部分意识形态高度一致的人决定。
产品经理还是运营人员都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产品如何被用户评价。
而多数人事物进行评价的时候,都会关注其他人的评价。大多数人都具有从众的倾向,他们并不决定评价的走向,也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那么,到底是谁在决定呢?
有一种非常具有隐蔽性且错误的观点认为,互联网上的评价,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言权,每个人对产品都有同等的选择权,所以最终的走向取决于“所有人的平均合力”或者“大多数人认同的方向”。所以,事物的发展方向总是合理的,并且,好东西总是会被大多数人喜欢的。所以很多人特别迷信网络上的评分以及流行观点。
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后来一些观察一些现象,发现事情根本不是这样。
知乎观点
让我开始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是经常上知乎之后。有一段时间,知乎反复给我推一个问题的回答:“上海有什么好?”。我看到下面的回答都非常不客观,过分夸大上海的优点,就连鸡毛蒜皮的,其他城市都有的事,也能拿出来大做文章。
因为我也在上海工作生活过,所以对有些夸大的情况进行了反驳。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知乎账号就因为被人投诉过多,禁言一个星期。在恢复言论之后,知乎还继续给我推这个问题的回答。我看了几个,实在是无法忍受,又一次进行了反驳,结果又被投诉。所以到目前为止,整个问题下面所有的回答,都是对上海的无限崇拜。
不过,这让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有的时候,意识形态高度统一的一小部分人,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主导舆论的走向。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里面肯定只有一小部分人。多数人都没有在上海工作生活过,对上海的认知是模糊的。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在上海工作的外地人,对上海是有非常不满的,有的人不满交通,有的人不满文化,等等。各种不满的人,哪怕人再多,也没有形成合力。然而对于喜欢上海的人,却喜欢上海的一切,而知乎的这个问题,将所有喜欢上海的人聚集起来了。
在这个问题下面,他们形成了思维上的共振,产生了一股巨大的合力。对于任何意见不同的观点,他们会不约而同地选择举报,将言论投票出局。这种不约而同,恰恰是意识形态高度统一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一个观点被阅读上万,也很难被投诉几次,但是在这里,只要有人发言对上海不满,瞬间产生十几二十人的投诉,足以引起知乎的重视,而使发言人被禁言。
苹果手机
当年还在诺基亚一统天下的时候,苹果手机出来了。苹果手机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发展得那么顺利。因为当时的诺基亚确实很强。而且,所有人对诺基亚的评价都不错。诺基亚通过各种型号,各种交互方式来满足不同的人。
然而,大多数人多诺基亚的评价就仅仅是不错而已了。
苹果手机刚出来的时候,定位是比较高端小众的。苹果手机初次使用学习成本非常高,在没有人指导使用的情况下,足以让很多人产生非常痛苦鲜明的记忆。再加上苹果的价格高昂,苹果手机其实一直是少数。
但是苹果手机的影响力确非常大,可以说近十年的手机发展方向都是由苹果手机引领的。
苹果手机从一开始,就获得了一部分意识形态高度一致的人的极度认可。他们不计较任何成本地追捧苹果。这种高度一致的共鸣,牵动着整个行业发展。而安卓的各个厂商,诺基亚的各个手机型号,虽然大家评价都还不错,但都是一盘散沙。
有人说苹果之所以引领手机发展,是因为苹果好。且不说好坏的标准,我们曾经调研过一些用户,发现苹果手机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不好的。前些年仍有非常多的人怀念用笔输入,怀念全键盘输入等等方式。但是无论如何,他们只是怀念而已,他们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共鸣,所以发展方向的决定权并不在他们手里。
苹果也是意识形态非常鲜明的少部分人决定整个行业发展方向的典型例子。
豆瓣评分
我曾经对豆瓣评分非常迷恋。比如说看电影,我自己看完并不喜欢,但是如果它的评分非常高,我就会怀疑是自己的问题。可是直到我后来才发现有几部自己非常喜欢的电影居然只得了七分多,我开始怀疑豆瓣。慢慢发现,豆瓣的评分代表不了大家的评价。
豆瓣的评分的特点就是意识形态及其鲜明。真正会在豆瓣上去发表评论的人,是一群意识形态非常鲜明的群体。如果电影的内容是符合他们的特征的,很容易得高分,反之容易得低分。
比如说他们喜欢电视剧胜过电影,电视剧随随便便上八九分,而电影则很难;他们很喜欢战争、伦理、历史、种族题材,这些题材随便拍就能上八分九分,而科幻类的能上八分的非常难,就连黑客帝国这样的绝对经典也只有八分多一点;他们最喜欢的是韩国片子,最不喜欢的是中国的片子;他们特别喜欢怀念致敬大导演的电影等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等等。
这部分经常在豆瓣上评论的人,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已经形成了一个意识形态非常统一共振的群体。只要有新的电影电视出来,他们立马面不约而同地给出符合自己那一套标准的评价,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快速将评分锁定在一个范围之内。让后面看到评分,想去改变评分的人感到无能为力。对于其他意识形态并不鲜明的人,只是随便看看,也不会有人计较。所以,那部分人意识形态高度一致的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控制这这个社会对影视作品的评价。
时尚与审美
每个人内心世界都有一套审美的标准。那么到底是什么什么来定义时尚的审美标准的?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时尚的东西对大多数人认为是丑的。然而,有的人便形成一个审美阶级论的说法:大多数人的审美水平太低,所以感受不到时尚的美。然而从科学心理学角度来说,审美是一种主观意识,是不可能能有阶级的。
时尚在某种程度确实在引领社会的审美潮流,但是时尚也不断变化,推翻,复古。其实审美根本没有所谓的对错与高低之分。
时尚的本质其实仍然是一小部分人在认知上的高度共鸣,他们有一套独特的标准,甚至产生一套共鸣的语言。其他的人的审美,哪怕个人的感受再强烈,也无法有足够多的人与你一起形成共鸣。所以多元化的大多数,只能被意识形态高度一致的少数人划分等级,成为“落后”“很土”的那个级别。
明星
从李宇春到现在的鹿晗, 成功的一线明星都是争议极大的。就连刚出道头几年的周杰伦,不喜欢他人多于喜欢他的人。
李宇春就不用说了,问问身边的人,可能几十个人里面也就个别的喜欢她,甚至有的人还非常不喜欢她。然而,这根本不影响她在各个方面的成功。
这些明星的共同点都在于,他们的音乐,言论,行为等等,都引起了某一小部分人群及强的共鸣,产生了一群意识形态高度一致的群体,这群人根本不需要太多人,但是只要意识形态高度一致,那么这种强大的合力的力量不可小视。比如说当年选秀的时候,十个人里面有八个人都觉得张靓颖不错,十个人里面可能只有一个人喜欢李宇春。可是十个人里面有八个人觉得张靓颖不错有什么用?他们只是觉得不错而已,根本没有产生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共鸣,他们带着的是旁观者心态,花钱发短信投票都舍不得。然而喜欢李宇春的人,是真喜欢,基本上都会不计成本,投票投到手机号的上限。
很多人观察到的现象就是:一线明星都是有争议的,所以,很多人认为有争议的明星才是成功的明星。
所以在有些明星的运营团队,通过“事件营销”,制造一些绯闻或者争议来增加明星的价值。一些互联网产品或公司也通过制造争议的方法来试图提升价值,获取用户关注。但是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是本末倒置,没有任何意义的。这种营销的效果往往非常差。
这些明星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争议,而是因为他们让一部分意识形态高度一致的人找到了共鸣。而所谓的争议,仅仅只是一个副产物。他们所做的事情,从来都只是为了让这些粉丝喜欢他们而做的,至于遭到其他人的排斥产生的争议,完全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喜好的差异导致的副产物,根本不是他们的目的。
证券市场
作为投资投机场所的证券市场,其走势的决定权仍然是在一部分意思形态高度一致的人手里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股票市场散户资金占大多数。但是散户并不决定走势。原因在于散户知识不专业,对股票的认知各不相同,不齐心,也就是说散户就是意识形态不一致的大多数。而只有对股票的本质和基本面认识非常清楚的那一小部分人,才能对股市的走势形成鲜明的认知,形成一个意识形态高度一致的群体,决定股市的走势。这些人,可能就是股民常说的“庄家”。
总结
以上所有的案例,再回顾历史上所有的大的变迁和事件,比如说朝代变迁以及二战。你会发现,所有的事情发展的方向,都并不是由大多数人决定的,而是由小部分意识形态高度一致的人决定。
如果你想让你的产品成为改变世界的产品,你需要找到的是那一部分意识形态高度一致的用户。
然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一点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而且有很多运气的成分。
并不是所有的商业活动都是要改变世界,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巩固原来的地位,那么让更多的人喜欢是一种最有效的策略。
本文由 @ArvinNing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